好几天没有拿出这把机械键盘了。下决心花“血本”买的,算是我近几年买的最“奢侈”的喜欢的东西之一了。可能随着年龄渐长,心里渐渐会有“情怀”这种东西,偷偷生长在眼角颊边的细纹里吧。

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写博客了。事情太多,心里又太乱,归根结底还是后者的原因大些。万般嘈杂,一时竟不知从何记起。要不就很“老干部”的和大家聊聊“健康”这个话题吧。

前段时间身体不太好,生活的地方太冷,年底工作上的不顺心,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可能过于大了,导致有些许的崩溃。“万里悲秋常作客”,中医上说秋季应肺经,肺情志属悲,自己的情绪波动很大。不规律的生活导致睡眠严重不足,且质量极差,夜梦纷纭,早起被闹钟叫醒后,马上想到一些小事,情绪一下就陷落到谷底,上班时被迫忙忙碌碌,面带微笑,但心里始终被一种莫名的酸楚压抑着,感觉很极端,想事情几乎都是悲观的。

这种状况存在了一段时间,自己心里明白有可能就是yyz了,但又不敢面对这个诊断真的落到我头上。话说回来,即便是学过医,当某一种病态真的呈现在自己身上时,对疾病的恐惧、无奈、纠结,担心与普通人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出于对这边医疗制度的了解,我没有选择见我的家庭医生。一开始,我尝试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做自我治疗,放松,听轻音乐,正向冥想,调整作息,但发现整体上好像并没有很有用。就像如果是小感冒,那么喝点维C和热水,睡一觉可能就会好的,但如果是肺炎发烧,热水维C可能就不太管用了。过了一段时间,我开始向国内的同学打听,得知以前的一位同窗好友现在在从事精神心理方面的工作。但心理咨询这种事最好在不认识的医患之间进行,才能比较中立和客观,她推荐了一位同事给我。我试了两次,说实话,没疗效。这不赖这位医生,我知道问题在我,因为我想得过于多,导致她的提问角度我都想到了,这让我感到挫败感。这个结是我自己打上去的,但我却不知道应该怎么解开。

后来工作之中结识了一位病人,她看老外医生的同时也去看中医调理,在一家新开的医馆。我这个小城还没有一位让我觉得靠谱的中医,但我还是决定鼓起勇气试一试。经过一段时间坚持治疗,情绪有所好转了,也让我觉得对自己最早的专业有了更新的认识。在厚朴中医学堂读到徐文兵老师的一篇文章里说到,大意是,情绪问题会引起身体的各种不适反应,像胃病、疼痛、心血管疾病等等,治疗可以以这些症状为方向,如果身体的不适调节好了,情绪问题也会相应得到解决。最近,整体上身体是感觉好多了。

这次生病的经历一下让我想了很多。医学疾病谱的变迁是和社会、经济的变化分不开的。发展节奏太快造成了各种信息光速膨胀到千兆网,但人们的大脑确还是电话线级别的网速,过多的信息每天充塞耳目,芯片就烧了。现在普遍的情绪问题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。焦虑、无奈、失落,想学习新东西的欲望和有限的时间形成了一个糟糕的悖论。人不是机器,不能靠无限的拷贝复制就能升级的,在精神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快车道上时,一定要有一种理智告诉自己slow down,一定要给自己装一套水冷装置,包括冥想、轻音乐和一个简单易行的爱好。在生病的这段时间,我发现自己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,就对加班赚钱感兴趣,如果没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加班就特别失落,睡也睡不好,更没有兴趣爱好可言。我一个人在商场里漫无目的的走,没有一家店让我很开心,遇到想买的东西,又觉得贵,应该回去挣钱,搞得自己很矛盾。武志红老师和李雪老师的微博感觉也写得很好,有些文字看上去很受用。

这个小城人烟稀少,“人活在关系中”,也许每天接触人太少,又不敢交太多朋友,可能也是个原因吧。去爱吧。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

评论(4)
热度(3)

© 风静 · 心清 | Powered by LOFTER